为深化劳动教育内涵,推动传统文化传承。2025年4月16日,明理学院劳动教育指导中心携手浙金院兰韵戏曲社在浙商三楼11306明理团辅室举办“水袖翻飞绣春秋-昆曲戏服制作技艺”活动。明理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徐侃老师出席了活动。通过“观演+讲解+互动”的创新形式,带领学生感受昆曲“无声不歌、无动不舞”的艺术境界,探寻戏服制作背后“衣以载道”的传统非遗劳动文化密码。
活动伊始,兰韵戏曲社的同学们讲述昆曲服饰的历史渊源,分享了昆曲服饰、鞋子的制作传统技艺。在古老的商周时期,服饰就承载着礼仪与文化的内涵。历经岁月的洗礼,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服饰文化体系,其中蕴含着无数匠人的智慧与心血。活动中,社员们还通过精心准备的图片和现场演示,展示了昆曲旦角妆容的细腻与精致,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传统匠人的工匠精神。那是中国匠人们对传统技艺的坚守,是对品质的极致追求,对细节的精益求精。
讲解环节结束后,戏曲社的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昆曲表演。他们身着华丽的戏服,化着精致的妆容,以专业的唱腔和优美的身段,演绎了经典昆曲剧目《牡丹亭·游园惊梦》中的精彩片段。

明理学院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模式,创新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劳动金课堂。以 “发现身边的劳动精神” 为切入点,借助学生朋辈之间的交流互动与榜样力量,让劳动精神在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、相互影响。明理学院的劳动金课堂带领同学们认识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精神,激活金融学子身上的劳动基因,积极培育兼具 “工匠精神” 与专业素养的高素质金融人才。
在传统戏曲服饰技艺中,同学们收获的不只是制作传统服饰的知识与技能,更是对传统匠人工匠精神的深刻感悟。每一道工序的严谨、每一处细节的雕琢,都深深震撼着同学们的心灵。